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碳中和研究院 新闻动态 正文

【院士观点】杜祥琬院士:实现双碳目标需要深度的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

时间:2023-09-17 点击:

在9月6日举行的“服贸会”·2023中国国际经济管理技术论坛暨ESG与高质量发展峰会上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主席杜祥琬表示,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是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,中国当前面临减排幅度大、转型任务重、时间窗口紧等挑战,需要通过加快技术进步和转型发展,以推动实现高质量的碳达峰和如期的碳中和。

2020年数据显示,中国的人均温室气体排放大于10吨,是全球人均水平的1.5倍,超过欧盟的人均排放;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大于7吨,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.7倍,超过了英法等发达国家。

杜祥琬说,“我国现在的问题在于产业结构偏重、能源结构偏煤、综合效率偏低,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只有30年左右的时间,明显短于发达国家的50年-70年,所以中国绿色低碳转型的加速度要更大,挑战更艰巨。”

杜祥琬认为,在碳达峰这一步应坚持行业和地区梯次有序的原则,鼓励处于平台期和可再生能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尽早达峰,已经趋于饱和的钢铁水泥行业应该率先达峰。这个基础上,持续采取降碳、脱碳、碳移除措施,有望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。实现双碳目标,第一,中国的产业结构应进一步优化升级,以这个为重要手段实现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,为此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,要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,要优化产业的空间布局。打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关键。首先要节能提效,推动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的下降,同时中国的能源结构要逐步由以化石能源为主,转变为以非化石能源为主。应重新认识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,“富煤、缺油、少气”这样的认识没有准确描述中国能源资源禀赋,忽略了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的特点,需要根据最新实践和研究数据,完整准确理解我国能源资源禀赋,为我国能源转型奠定准确的基础认知。

目前,我国水电、风电、光伏、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稳居世界第一。2022年,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超过12亿千瓦,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7.3%,而发电量大约达到了2.7万亿千瓦时,是全社会用电量的31.6%。这些数据表明: 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是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我国已开发的可再生能源不到技术可开发资源量的十分之一,国家现在提出了能源低碳转型,这个提法的资源基础是丰厚的。由于对能源资源禀赋认识的局限性,一些能源负荷很重的地区,长期以来认为自己“负荷重、资源缺”,却没有认识到自己身边就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可以开发,形成了对外来电、外来煤的依赖。这是一个影响我国能源政策和能源战略的实际问题。

杜院士介绍,中东部地区提高能源自给率是完全可以做到的,这就要能源“身边取”和“远方来”相结合,但首先要做好“身边取”。不同研究表明中东部自己发一度电的成本比西电东送的成本低,有经济性就可以发展下去。中东部要发展分布式低碳能源网络,即能源的产消者,自发自用,寓电于民,也可与集中式电网互动。

同时,杜院士认为要加快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步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,安全稳妥地实现电力行业的净零排放。要加快煤电灵活性改造,实现存量煤电安全有序地清洁利用,平稳过渡到存量替代阶段。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消纳新能源,发展各种商业化的储能技术。

杜祥琬强调,还应以电气化和深度脱碳技术为支撑,推动工业部门碳排放有序达峰,中国的钢铁和水泥在十四五期间可以达峰,整个工业部门有望在2025年左右实现达峰;交通要实现电气化,通过燃料替代、能效提升、结构优化,交通部门2030-2035年间可以达峰;建筑需要以突破绿色建筑关键技术为重点,加强新建建筑节能和既有建筑改造与延寿,倡导节约优先,避免“大拆大建”,加强建筑节能改造,在2030年前力争实现碳达峰。要运筹帷幄做好实现碳中和“最后一公里”的碳移除托底技术保障。最后,要加快构建减污降碳一体谋划、一体部署、一体推进、一体考核的机制,建立健全减污降碳统筹融合的战略、规划、政策和行动体系。同时完善碳交易制度。

我国碳排放量基数大、碳达峰到碳中和时间短,必须以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支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下的碳中和。能源领域科技创新,如煤炭的绿色智能高效开发、煤气化利用,核能的可控核聚变,绿氢技术,高效太阳能电池,可再生合成燃料,液体阳光、绿甲醇,“光储直柔”建筑,农村光伏能源系统等等。

杜祥琬呼吁,“实现双碳目标是复杂的系统工程,是一个长达几十年的科学的转型过程,呼唤深度的管理创新、科技创新、金融支持和企业参与,政策性很强,需把握好节奏、积极而稳妥,既要防止‘一刀切’简单化,又要防止转型不力,带来落后和无效投资。总之,先立后破,把好事办好,深刻推动经济、社会的变革和进步。”

(来源:东方环能)

Baidu
sogou